阿僧祇(注音ㄚ ㄙㄥ ㄑㄧˊ,漢語拼音ā sēng qí),佛教用語,通常指的是1056。為恆河沙的一萬倍,那由他的萬分之一。
中國元朝由朱世傑撰寫的《算學啟蒙》就有記載阿僧祇,當時代表的值為10104,也就是採用中國古代的中數表示法,億以後每過億進一次位。
日本的《塵劫記》也有記載,不過最早是採用極以下下數(每過十就進位),極以上中數(每過億進一次位)的方法,算出阿僧祇為1031。到了寬永8年,改成極之前萬進,極之後中數制,結果變成1064。寬永11年改成現行方法,統一改採萬進制,因此就變成1056了。
短級差系統命名和長級差系統命名:
- 短級差系統命名:hundred septendecillion
- 長級差系統命名:hundred nonillion
在《華嚴經》中,阿僧祇代表的數更大,為107x2103 = 1070,988,433,612,780,846,483,815,379,501,056,約等於107.1x1031。